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机关党委  >  工作动态

寻访军旗升起的地方 迈出报社改革新步伐——中国农机安全报社赴江西开展创先争优主题采访实践活动

日期:2012-04-25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为贯彻落实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深入推动报社创先争优活动,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目的。报社党支部按照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于4月7日—10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江西开展以“推动江西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实践采访活动。

  八一起义纪念馆:瞻仰革命旧址坚定党性修养

  4月7日早晨,经过一夜的火车劳顿,没有经过休整,宋毅社长就带领大家来到位于南昌市中心的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参观。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报社全体员工亲身感受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全过程,大家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重温八一起义历史,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纪念馆展览设施先进,装设大型沙盘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运用多媒体影视合成景像,运用电动图表、绘画、雕塑、浮雕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八一起义历史过程以及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南昌县:插秧机“以奖代补”受欢迎

  4月7日上午,恰逢南昌县举行2012年 “以奖代补” 插秧机发机仪式。刘卓副社长在早餐时得知消息后带领记者夏明、孙昊和江西省农机局王绍萍前去现场采访。在现场一百台插秧机整齐摆放,排列有序,这一持续了数年的举措,深受农民欢迎,对推动当地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政府给我奖了一台插秧机,我们合作社自己还要买几台大型的,争取在两年左右时间中,在合作社种植的土地上全部实现机插秧。”南昌县南新乡南新村刘国毛表示。

  南昌县农机局局长章新海介绍,南昌县是水稻种植大县,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80多万亩。当地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加快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2009-2011年县政府每年从财政列支20万元,通过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插秧机,奖励给全县的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部分种粮大户,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宣传使用插秧机的优越性。

  示范园:感受农业现代化

  4月7日下午,报社全体人员参观了位于南昌县的江西现代农业示范园。在示范园,大家参观了植物展示区、高效茶业展示区、高效蚕业展示区、现代果业展示区、现代养殖展示区、蔬菜瓜果展示区、高科技展示区、农机展示馆和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等“八区一馆一基地”。一路上大家边参观边听示范园区讲解员认真的讲解。高效茶业展示区——占地面积3000多亩,包括生态观光茶园、江西省茶树品种园、茶海迷宫、绿韵茶坊四大主体,兼顾科研、科普教育、生产示范、品种繁育及推广、休闲观光、采茶体验等诸多功能,参观后大家对茶叶种植有了全面了解。

  在示范区内还有一个江西农业机械展示馆。农业机械展示馆通过对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展示,集中反映了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程,展现了江西人民的智慧和奉献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发展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展馆内共展出了水稻插秧机、自净式脱粒机、旋耕机、微耕机、联合播种机等各类农机具二十余种,从半机械化农具到如今的大型现代化机械,所展出农机具产品类型多样,品种较为齐全,部分农机具现已停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示馆内展出了我国第一台水田拖拉机,于1958年在江西省诞生,掀开了江西省现代农业装备崭新的一页。据了解,这台水田拖拉机由江西拖拉机厂制造,曾对江西农机化事业起过积极作用,1983年停产,累计生产近5万台。

  同时,馆内用大量数据展示出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现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当地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已成为重要的科技载体,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的手段和物质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今日的江西已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

  景德镇浮梁县鹅湖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排头兵

  4月8日,我们到景德镇市鹅湖镇参观采访。鹅湖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东部,距景德镇市区40公里、浮梁县城3 5公里,东与安徽祁门、瑶里镇婺源县接壤,域地系丘陵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平缓,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季节分明,平均气温16℃左右,土质主要有砂粘土、红粘土两大类型,拥有耕地43756.35亩,其中水田41777.45亩。

  鹅湖镇从2004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一开始老百姓并不容易接受。但是机械化育插秧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以插秧环节来说,一台手扶插秧机一天配2个劳动力,可以插秧10-14亩,而人工插秧2个人一天却只能干一亩地。

  李志明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提升产量、接本增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近几年推广的水稻集中育秧,更是能明显节省种子的使用量,用种量仅为人工育秧的1/8。推广了几年之后,鹅湖人基本上已经接受这个模式了。现在我们镇进行水稻集中育秧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18亩,水稻插秧机的保有量今年也达到了52台,仅今年新添置的机器就有10台。

 

  婺源:机械化助力茶叶产业

  江西婺源盛产绿茶。婺源绿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三大特点。婺源县茶产业围绕推动名优茶比重,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实现“三个提升”,发展生态标准高效茶业,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荣获了“2011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2011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

  茶产业已成为婺源县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增长点,茶业经济对婺源县经济发展的贡献凸显。今年,该县农民人平茶叶收入达1400元,人平增收150元;茶叶企业纳税总额达1200多万元,同比增长53.8%。

  据当地农机管理部门介绍,目前全县已初步实现茶园机械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规模茶园初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单人、双人采茶机、修剪机普及率达50%以上,茶园中耕机也开始推广,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许村镇茶农叶永福承包茶园400亩,茶叶单产达500公斤,年收入达200多万元。

  江西:农机购置补贴扎实推进

  据江西省农机局王绍萍介绍,2012年中央财政对江西省发放第一批补贴资金4.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9%。截至4月10日,全省共完成补贴资金3.1亿元,首批补贴资金实施进度逾七成。今年以来,全省补贴各类农机具19.54万台套,其中耕整地机械8.3万台、大中型拖拉机1106台、手扶拖拉机3.8万台、水稻插秧机766台、育秧成套设备15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253台、油菜籽收割机37台,受益农户14.1万户,拉动农民投入4.7亿元。

  自江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启动实施以来,当地农业、农机、财政、纪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开展补贴工作督查部署,3月31日,江西省农机局通报了全省补贴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有效加快了补贴实施进度。同时,4月9日,江西省农机局部署了第一批补贴资金结算工作,加快补贴结算进度,有效减轻了农机补贴企业的垫资负担。

  本次主题采访活动为期四天,由于精心准备、细化方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举办主题采访活动,既重点宣传了江西省的农机化工作,密切了和省农机部门的关系,又锻炼了新闻采编人员捕捉采访线索、现场采访和协助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为下一步继续把创先争优活动推向纵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者和编辑们获得了许多在办公室无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江西省的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状况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活动结束回京后,报社党支部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提炼出了开展具有报社特色的创先争优活动的经验和模式,并在报社创办的《中国农机化导报》上用2个专版的篇幅全面宣传本次活动的成果,将活动精神落到实处。(刘静明  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