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机关党委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部系统司局单位把学习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问需问计问效于民
求“深”,深入一线接地气
合作经济司赴四川、安徽等地开展宅基地突出问题调研,走进农户、村委会、乡镇办事大厅等,查看当地宅基地申请审批、监督执法等工作原始资料,与农户、村干部、政府工作人员等探讨交流,倾听农户等对宅基地政策的意见建议,一起剖析基层宅基地管理利用中的有效做法和不足。中央农广校分区域开展调研,聚焦工作中的经验与难点,召开12次座谈会,与基层管理者、农民学员深入交流,走访20余所县级农广校、50余所农民田间学校,倾听一线声音、了解基层诉求,系统总结梳理各地农广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国畜牧总站针对辽宁省铁岭市肉牛养殖户在近两年全行业亏损情况下能稳住生产,春季率先扭亏为盈现象,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下沉牛场拜师取经,听养殖户一笔笔算账,“不一样的做法”带来投入与产出变化,获得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养牛致富经”,大家真切感受到“坐在办公室都是困惑,走进养殖场全是办法”。
求“实”,实事求是摸实情
计财司针对学习教育查摆出的“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还不够严,工作责任层层压实还不到位”的问题,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专项调研,全面梳理两家单位近年来预算执行监控、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和纪检巡视发现的典型问题,形成违反过紧日子问题清单,采取现场座谈、调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还针对以往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指导相关单位将过紧日子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信息中心围绕查摆出的“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支撑服务不够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坚持少而精、专而实的原则,认真了解有关部委、省份、头部企业等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融合方面的鲜活实践后,精心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河北雄安、河南内黄,华为公司、中国联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对象,避免大水漫灌、宽泛粗放。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线上和线下”、“综合和专题”结合起来,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远程演示等方式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通过举办“数智讲堂”、业务专题交流等方式邀请业内专家解读前沿技术应用,提高调研系统性和时效性。科技发展中心围绕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路径,直插一线,直奔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与研发人员、育种家、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交流,直观了解基因编辑产品研发全过程;直面问题,听取产业化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主动请教国外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的经验;听真言,围绕基因编辑作物的市场需求、产业化可行性等重点问题,与企业代表展开讨论,找到了推动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的着力点。中监所党委班子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浙江参加全国兽药监察工作会议期间,充分听取各省兽药监察机构负责同志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实地走访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深入了解兽药科技研发面临的挑战、需求,收集一手资料。专题召开生产企业座谈会,针对行业内卷严重、创新研发投入不足、注册审批周期长等问题,“面对面”答疑解惑,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求“细”,细致入微寻良方
办公厅赴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就整改文风不正不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等听取意见建议,整理形成了加大对部系统办公室主任教育培训力度、研究建立部领导批示回传机制等措施,深入推动转文风、提质效。发展规划司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赴黑龙江、吉林调研。一方面,打有准备之仗。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前制定调研方案,梳理问题清单,带着问题去,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强化部门统筹。针对粮食节约减损涉及部门多的情况,主动与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对接联系,共同组成调研组,倾听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需求,了解小农户储粮过程中的烦心事,总结地方在破解“地趴粮”等问题上的好做法,联动答题。质量监管司针对近期荔枝、牛蛙、鳊鱼等重点治理品种,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主产县,开展为期10天的“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采取“随机式”走访交流,直插镇村,随机与种植养殖户、路边小摊贩、产地收购商等“拉家常”了解详细情况。重点与生产主体座谈,掌握相关品种不同生产方式和生长阶段的用药实际,弄清生产端大量用药的原因动机。管理干部学院在开展过渡期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政策机制调研过程中,全面征集信息和意见,倾听9个省的省市机关干部、县乡村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200余人的声音;穿梭在欠发达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多种类型的重点选派村,深入调研村容村貌、产业发展、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生活状况等;随机走进8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一般户家中,拉家常、听诉求,进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获取了大量一手真实信息数据。
求“准”,准确有力查堵点
乡村产业司带着问题去、带着感情走、带着思考回,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福州茉莉花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前,查资料、问情况、做梳理,确保调研更有针对性。调研中,与花农拉家常话收入,与企业家聊产业,与省市县农业农村管理部门人员谋办法,梳理出7个短板问题,共同研究破解之道。调研后,全面总结福州深挖“土”资源,保持“特”优势,做强茉莉花及茉莉花茶全“产”业链的经验做法,提出5条政策建议,为其他茉莉花产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社会事业司谋划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题调研,针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三类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既选择工作开展好、局面好的地方,又选择问题集中、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地方,实地观察“丧葬”和“婚庆”具体操办流程,全面了解农村礼仪风俗实际情况;通过座谈和面对面访谈,听取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代表对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的真实感受、意见建议,切实找准产生问题的政策难点和堵点,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采用反弹琵琶的方式,先到深圳实地考察销地市场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再到赣州市寻乌县和安远县调研了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先后走访10家具有代表性的销地和产地企业,与21家农业企业、6家金融机构以及赣州市和寻乌县、安远县委县政府等分别座谈,深入全面了解基层一线农业供应链建设情况及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难点痛点。
求“效”,排忧解难见成效
种业司针对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问题,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金昌市永昌县生产一线,调研玉米、油菜制种基地和登海种业、芸莱福公司等种业企业,实地察看制种田长势,深入了解年度制种安排。基层干部和制种企业普遍反映,在我部指导下,张掖市对玉米制种基地的危机意识和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建立了市级领导牵头包抓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对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建立台账、逐条销号,特别是将土地配置由“一年一定”调整为“一定五年”,稳定了企业预期。农垦局围绕“加快推动特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开展调研,以严谨务实为导向,组织工作骨干、科研专家成立2个重点课题调研组,深入特种胶园、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摸清特种胶产业政策需求、困难问题和技术瓶颈等,针对调研发现特种胶支持政策不足、国产化应用少、上下游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列出任务清单,加大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局等单位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药检所近期获悉一批由世界卫生组织认证采购的国产长效防蚊帐,因出口登记问题面临清关受阻、大量滞留困境,相关企业500多名工人已放假,企业处于倒闭边缘。所党委主动将其纳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问题清单,班子成员带队赶赴天津永阔等企业,深入车间和仓库,面对面倾听企业和工人诉求。通过组织处室研讨和专家论证,精准查找出制约出口的关键症结,在坚守产品安全底线的原则下,创造性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经第十届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及时保障了相关企业1400万顶订单顺利出口交付,不仅帮助企业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更保住了后续3000万顶订单的顺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