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一”创建活动组织模式
——部职工乒乓球俱乐部活动品牌案例
以“四个一”创建活动组织模式
——部职工乒乓球俱乐部活动品牌案例
一、明确一个目标,统筹工作开展
根据部工会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基础,俱乐部明确了“打基础、拔尖子、树品牌”工作目标,“打基础”,就是让打球的人多起来,在部系统内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拔尖子”,就是把打得好的选出来,在重大赛事中为我部争得荣誉;“树品牌”,就是把俱乐部工作亮出来,不断丰富部系统乒乓球活动载体。通过明确目标,俱乐部工作方向更加清晰,工作发力更加集中。
二、完善一套体系,健全体制机制
俱乐部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规范工作流程、有序搭建平台、强化组织保障,构建“3+3”服务保障体系。
第一个“3”,即建立组织领导、专职机构、专业力量三套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俱乐部承办单位分管工会领导总牵头,俱乐部秘书长总调度,各片区俱乐部协调沟通,加强工作计划协调、力量统筹,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立专职机构,完善俱乐部组织机构,秘书处下设财务、组织和宣传三个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打造俱乐部工作核心骨干力量。三是联系专业力量,与北京市及西城区乒协等专业组织强化合作,为高效、专业、规范开展活动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让部系统球友有更多的活动参与感、仪式感、荣誉感。
第二个“3”,即聚焦时间节点、活动环节、球友意见精准发力。一是宏观上聚焦年初、年中、年底时间节点,强化活动安排落实。年初,根据部工会重点工作安排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和预算,以“迎春杯”邀请赛为始,拉开全年活动序幕。7月份进行盘点梳理,12月底抓好活动收官。二是微观上细分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确保取得良好成效。开展活动前强谋划,与专业团队对接设计内容,努力做到计划完备、安排合理;紧盯活动进程不放松,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按照既定计划完成;活动结束后重总结,按规定做好费用报销,凝练活动亮点,总结筹办经验,做好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三是诉求上多渠道听取建议,确保活动更加符合球友需求。通过工作交流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邀请部系统各单位工会、球友代表齐聚一堂,研究讨论俱乐部年度工作计划,使各单位对俱乐部工作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搭建一个平台,开拓活动渠道
俱乐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入手,努力为部系统球友参加活动创造条件。一是纵向内部挖潜,在组织“迎春杯”基础上,支持鼓励各片区俱乐部开展比赛活动,如支持农丰片区俱乐部开展“农丰杯”邀请赛等。推动各片区俱乐部固定活动日,方便球友就近参与训练。二是横向广泛交流,强化与北京市乒协、中央和国家机关乒协等组织沟通,为部系统球友参加京内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等部委乒协开展部际乒乓球交流,既切磋了球技,也强化工作沟通。三是注重俱乐部文化建设,设计推出俱乐部Logo并应用于比赛氛围营造和奖品设计中,积极营造规范、团结、进取的俱乐部文化氛围。四是推动高水准活动场地建设,在部工会大力支持下,除农展馆乒乓球室外,农丰大厦、农广校、农工院、工程中心等几个片区硬件设置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为部系统球友提供了良好活动场地,也为今后俱乐部教学培训、参赛集训和活动举办打下良好基础。
四、打造“一支队伍”,展现良好风貌
为提升俱乐部总体水平,俱乐部从两个层面发力,打造有热情、有能力、有想法、有活力的队伍。一是竞技层面,逐步形成中年、青年两支能在重大比赛中为我部争得荣誉的竞赛队伍。二是保障层面,从承办单位农展馆定期选拔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年轻同志组成俱乐部工作团队,无论是参加部内还是部外比赛,都能做到一对一服务,为比赛选手取得好成绩、提升活动质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年来,我部乒乓球运动蓬勃壮大,在乒乓球推广普及、竞技提升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获得可喜可贺的成绩。部乒乓球代表队在第一、第二届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运动会分别获得团体前八和单项第三名,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年举办的部系统职工乒乓球赛,有60个司局单位500余人参加,是近年来职工参与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性体育赛事。通过积极开展乒乓球运动,既展示了部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也增强了各司局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有效促进了机关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