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机关党委  >  学习园地

以“四个一”创建活动组织模式

——职工乒乓球俱乐部活动品牌案例

日期:2024-05-24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挂靠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工会的部职工乒乓球俱乐部紧紧围绕部工会中心工作,以“一个目标、一套体系、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为着力点,探索创建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活动组织模式,有效激发了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

  一、明确一个目标,统筹工作开展

  根据部工会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基础,俱乐部明确了“打基础、拔尖子、树品牌”工作目标,“打基础”,就是让打球的人多起来,在部系统内积极推广乒乓球运动;“拔尖子”,就是把打得好的选出来,在重大赛事中为我部争得荣誉;“树品牌”,就是把俱乐部工作亮出来,不断丰富部系统乒乓球活动载体。通过明确目标,俱乐部工作方向更加清晰,工作发力更加集中。

  二、完善一套体系,健全体制机制

  俱乐部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规范工作流程、有序搭建平台、强化组织保障,构建“3+3”服务保障体系。

  第一个“3”,即建立组织领导、专职机构、专业力量三套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俱乐部承办单位分管工会领导总牵头,俱乐部秘书长总调度,各片区俱乐部协调沟通,加强工作计划协调、力量统筹,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立专职机构,完善俱乐部组织机构,秘书处下设财务、组织和宣传三个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打造俱乐部工作核心骨干力量。三是联系专业力量,与北京市及西城区乒协等专业组织强化合作,为高效、专业、规范开展活动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让部系统球友有更多的活动参与感、仪式感、荣誉感。

  第二个“3”,即聚焦时间节点、活动环节、球友意见精准发力。一是宏观上聚焦年初、年中、年底时间节点,强化活动安排落实。年初,根据部工会重点工作安排制定俱乐部活动计划和预算,以“迎春杯”邀请赛为始,拉开全年活动序幕。7月份进行盘点梳理,12月底抓好活动收官。二是微观上细分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确保取得良好成效。开展活动前强谋划,与专业团队对接设计内容,努力做到计划完备、安排合理;紧盯活动进程不放松,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按照既定计划完成;活动结束后重总结,按规定做好费用报销,凝练活动亮点,总结筹办经验,做好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三是诉求上多渠道听取建议,确保活动更加符合球友需求。通过工作交流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邀请部系统各单位工会、球友代表齐聚一堂,研究讨论俱乐部年度工作计划,使各单位对俱乐部工作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三、搭建一个平台,开拓活动渠道

  俱乐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入手,努力为部系统球友参加活动创造条件。一是纵向内部挖潜,在组织“迎春杯”基础上,支持鼓励各片区俱乐部开展比赛活动,如支持农丰片区俱乐部开展“农丰杯”邀请赛等。推动各片区俱乐部固定活动日,方便球友就近参与训练。二是横向广泛交流,强化与北京市乒协、中央和国家机关乒协等组织沟通,为部系统球友参加京内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等部委乒协开展部际乒乓球交流,既切磋了球技,也强化工作沟通。三是注重俱乐部文化建设,设计推出俱乐部Logo并应用于比赛氛围营造和奖品设计中,积极营造规范、团结、进取的俱乐部文化氛围。四是推动高水准活动场地建设,在部工会大力支持下,除农展馆乒乓球室外,农丰大厦、农广校、农工院、工程中心等几个片区硬件设置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为部系统球友提供了良好活动场地,也为今后俱乐部教学培训、参赛集训和活动举办打下良好基础。

  四、打造“一支队伍”,展现良好风貌

  为提升俱乐部总体水平,俱乐部从两个层面发力,打造有热情、有能力、有想法、有活力的队伍。一是竞技层面,逐步形成中年、青年两支能在重大比赛中为我部争得荣誉的竞赛队伍。二是保障层面,从承办单位农展馆定期选拔工作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年轻同志组成俱乐部工作团队,无论是参加部内还是部外比赛,都能做到一对一服务,为比赛选手取得好成绩、提升活动质量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年来,我部乒乓球运动蓬勃壮大,在乒乓球推广普及、竞技提升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获得可喜可贺的成绩。部乒乓球代表队在第一、第二届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运动会分别获得团体前八和单项第三名,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年举办的部系统职工乒乓球赛,有60个司局单位500余人参加,是近年来职工参与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群众性体育赛事。通过积极开展乒乓球运动,既展示了部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也增强了各司局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有效促进了机关文化建设。